發布時間:2018-08-31
《西游記》之所以成為中國名著、世界經典,除了書的內容豐富,情節生動,語言優美,思想光輝外,還因為書中運用大量的方言俚語,一經問世,就成為人們爭相閱讀的精神食糧。后來一些中外學者,讀了以后,從口傳到筆譯,由章回到全書,逐步將全書譯成外國文字。人們不禁要問:淮海地區特有的方言如何譯成外語?
說到淮海方言,只有長期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,才能理解一點,新中國誕生的人,即使是該地區出生,恐怕也難于理解。為什么?因為書中所表達的萬事萬物,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,人們的生活生平不斷提高,有的事物早已不復存在,加上普通話的不斷普及,人們的口頭語言也逐步規范,原來的土話,有的難發音,有的音又找不到適合的漢字來表達,所用的漢字又不一定是它的原意,你怎么去理解?舉幾個例子:1.豬八戒喝了子母河的水以后,漸漸肚子大了,用手摸時,似有血團圓塊,不住的“骨冗骨冗”亂動;2.有一句賭語,叫“斷幺絕六”;3.觀音變作一個“身穿破衲”的和尚;4.那怪撲的跪下,望空似“搗碓”的一般;5.唐僧說:“三停已走了二停”;方言中還有更多更難表達的事物,如:小麥面和成的小小團狀物做成的飯叫什么?騸過的公水牛叫什么?未騸過的公黃牛叫?母豬又叫什么?最后生下來的小豬叫什么?把稖拐從桿上【?】下來,稠稀飯叫什么?蟬又叫什么?等等。我這里所列舉的例子,有的是《西游記》書上的,有的來自《灌云縣志》,有的來自《東海縣志》。
淮海方言,對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塊熱土上的人來說,連我們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用起來都感到有些難度,那么,這本巨著又是如何譯成外國文字的呢?俗話說:“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”事物總是一步一步向前發展,由低級向高級,由簡單到復雜。據說,200多年前,日本小說家西田維開始翻譯《西游記》,經過幾代人努力,于1831年出版發行日文本《通俗西游記》;1895年由上海華北捷報社出版了英文選譯本;1913年Timothy Richard譯的英文本由Shanghai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在中國上海出版發行,此書在說英語的國家較流行;1942年Arthur Waley以《猴》為書名,由Allen 及Unwin在紐約出版;1977年Anthony C.Yu全譯本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發行;1979年底,人民文學出版社準備出版發行第二版《西游記》,初稿剛完成,英國人Jenner(詹納爾)著手全譯,花了5年時間,大功告成,又花了數年時間,反復推敲,1993年由中國外文出版社出版發行,到2007年已第8次印刷;1924、1957年兩次在法國巴黎用法文出版;1946、1962年兩次譯成德文在德國發行;1959年A Povatsev譯成俄語由俄羅斯國家文學出版社在莫斯科發行;1961年譯成越南語在河內出版發行;1966、1984年Li Zhouhong譯成朝鮮文;2000年全書譯成西班牙文。當然還不止這些。
就拿現在大家公認的、最據權威的英文版來說,其譯者詹納爾,英國人,1940年出生,18歲考取牛津大學,攻讀中國古漢語,1962年畢業,1963-1965年在中國外文出版社任翻譯,有心重譯《西游記》全文,從1979年開始,用5年時間,基本完成,爾后,又花了近10年時間才定稿排版,1993年出第一版,到2007年已第8次印刷。他是如何將淮海方言譯成英語的呢?詹納爾譯得怎樣?筆者的中國文學及英語水平不具備評論資格,好在懂英語的人越來越多,兩方面各舉幾個例子與大家研究研究,看我說的有無道理。